日冕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日冕文学 > 琵琶娘子 > 第九章

第九章


  三娘跑回到家里时,家中已恢复动静,仆婢们有些开始洒扫,有些走动办事,有些要预备晚上餐食,四处都有人声。三娘无法,只得七弯八绕躲藏着往里走,颇费了一番力气才终于摸回了自己的院子里。

  刚进门,她就见小枣火急火燎地冲了出来,两人差点撞个满怀。小枣一惊差点大叫起来,幸好三娘眼疾手快捂住了她的嘴。

  连拉带拽地将她弄到屋内,三娘方松了手。小枣跌坐地上眼泪汪汪地望着她,脸上还带着绣绷形状的红印:“三娘你可吓死我了,我还以为你被妖怪摄走了呢,刚要去喊人……”

  这话荒诞不经,说得三娘差点笑出来。不过小枣这副样子也是着实可怜,且这次确实是自己偷偷出门才吓着了她的,三娘忙忙哄她:“没有的事,我好好的呢。我刚才是出去办事了。”

  “……那你真的是我家三娘?”

  “傻瓜。不信你自己看。”三娘站直了伸开胳膊,任小枣查看。

  小枣上下打量了她许久,找到了她耳朵上的小痣和袍子背后自己错了针脚的地方,总算断定她真是三娘了,脸色终是松了下来。而心里定了,她便想要拿三娘问罪了:“三娘你怎能不和家里说就跑出去!”

  “只这一次、只这一次,我的好枣儿,以后我绝不会再犯了。”三娘指天画地。

  “不行,我要去告诉夫人!”“去告诉母亲的话母亲就知道你当值睡着了没能看好我,你也有过!”

  “……”

  “天知地知你知我知,这样便好了,对不对?”

  “……是。”

  小枣还很有些不服气,不过也无法不屈于三娘狡猾手段,只好噘嘴称是。见事情摆平,三娘终于长舒了一口气,将心揣回了肚子里头。

  因着实太累,三娘到底还是补了午觉,直睡到快晚饭才起来。且这起还不是她自己起的,是崔夫人那边的晚秋过来喊的她。

  此时韩老爷已回来了,二娘则未再出去,于是一家四口一道用了晚饭。等晚饭过了,韩老爷去了崔夫人房中陪她说话,姐妹俩则去二娘房中玩耍。

  再晚些时候,平安集那边开始放烟花了。

  吴门烟花极有名气,号称“百丝灯”,早年间最负盛名时还进过长安见过御颜,所以吴门人颇以为傲,凡过节什么的,县里无论如何都会请来烟花师傅放上一阵。

  先只听屋外天顶上传来嘹亮的嘶嘶声,紧接着噼噼啪啪炸将起来,二娘三娘便在屋内亦能清楚觉察。闻声三娘忙拉了二娘跑到了院子里,抬头就见空中烟花绽放、色幻五彩,明明灭灭烁烁闪闪,直如天上有宝树飞烟、琼花散落。

  “二娘快看!真好看!”三娘指着天上欢叫着,后面婢女们也是大呼小叫。

  “好看是好看,不过但凡遇上放烟花、放灯之类,当夜县中并乡下都需格外小心,家家户户都需各处查看,莫要被烟火星子、残灯片子引着木料柴草走了水。”

  “原来还有这样讲究……怪不得父亲母亲都说二娘你做官必会有成,心真细呢。”

  “也不是心细,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罢了。”二娘如此说着,复又教导妹妹道,“便是我们家也要警醒着,凡堆在露天易引火的物品均要用隔火布盖了,水袋、太平缸也要盛满才好。”

  三娘点头,记在了心中。接着她想问若真着火了那又该如何,可话还没来得及问出口,崔夫人那边的婢女晚秋却进了院来,点着手儿招呼她们,要她们去崔夫人院中与父母共赏烟花、共看明月。

  姐妹俩连忙应了,招呼婢女,整顿出发。

  进了崔夫人院子,自然又是满桌点心,一番笑语。等烟花散了明月寒了夜风浓了,三娘也又吃饱一次了。

  扶着小枣架着灯笼悠悠回了自己小院,三娘细细洗漱,卸了妆发换了衣裳,刚在床上躺下就沉沉睡着了。

  不料等到了三更天时,外头却传来喧闹声音,动静之大竟硬是将三娘给吵醒了。

  三娘不知到底何事,只觉得外头极纷乱。她起身掀帐,就着透进来的天光拎了件袍子过来,结果才刚穿进去一个袖子就见小枣披衣擎灯地跑过来看自己。她们相视一眼,均见对方面上有不安之色,又侧耳一听,只听外头街巷里呼喝脚步响成一片,并有鸣锣、吹哨子、敲竹梆子的声响混在其中,令人心惊。

  “这是怎么了?”三娘忙问小枣道。

  “不知道。”小枣将灯放到桌上,急急过来帮三娘穿衣,“看这阵仗恐不是小事,三娘我们快快换了衣服去找老爷夫人吧。”

  小枣比三娘大半岁,平日里是个小迷糊,可真遇上了事情却是个扛得住的。她帮三娘快快换好衣裳,扭头去妆台上里捡了几样值钱首饰用布包了让三娘揣怀里藏好,自己稍整衣衫后又点了灯笼,拿上钥匙锁好院门房门,拉着三娘直冲崔夫人那边。

  此时全家仆婢皆被惊醒,都起了床穿戴起来往夫人房中领命,廊下巷中一片杂沓。三娘他们路上遇到了小厮来旺并两位厨房的嬷嬷,便由他们陪护着赶往崔夫人那儿。

  一进院门,三娘就见崔夫人站在院中吩咐什么,面前立着各房下人。

  “母亲,这是怎么了?”三娘跑到崔夫人身边急问,结果被崔夫人一把拉了过去递到朝云手上:“三娘莫怕,听说是街上哪边走水了,不过离得远还不妨事。你父亲姐姐去看风声了,我们娘俩安心等消息便好——你先我房里去,可别着风寒或惊着了。我这边吩咐完事情便去陪你。”

  走水?

  三娘愣了楞,随后仰头缓缓转身环视天际。结果只见高高院墙上方,有一角天空已染上冲天火色,却正是天宫观方向。

  等了约盏茶功夫,外头终于来了消息——跟着韩老爷二娘去看风声的小厮来丰跑回了家里,向崔夫人传韩老爷的话:“郎君说火势正大,虽已叫了水龙队但尚不知压不压得住,他在火场督看救人,家里还请夫人做好万全准备,先守再退,若有不测则只保人命细软即可。二娘已在回了,立时就到。”

  “好。那郎君还吩咐你其他事了吗?”崔夫人问他。

  “郎君叫小的传完话就再去寻他好做照应,若是真不好了,小的就来报与夫人。”

  “……知道了。”崔夫人点头,脸上神色不很好,但却还镇定,“你且去,路上小心些。伺候好你们郎君,叫他只管放心家里。”

  来丰领了主母命,忙不迭地转身跑了出去。崔夫人得了丈夫消息心中也有了点谱,当下便指挥起下人打点准备。三娘心中焦灼但不敢妨碍母亲布置,直等到二娘进来了,才冲到她面前颤声问道:“二娘!是哪里着火了?”

  她问得极恳切,手抓着二娘不放,还有些发抖。二娘是真的怕吓着她,可又不想把她当小孩子哄骗,略犹豫之后便直说了:“就半条街外头,和南关巷连着那里。”

  和南关巷连着那里。

  那可不就是天宫观吗?

  “那老师他们……”“你莫要瞎操心,老师他们是什么人,哪会被火困住?且水龙队也在扑救了,火灭不过早晚事情。”

  “可……”

  “没有什么可不可!定会无事!且我们也需得先保住家里、护好母亲!”

  最后这句二娘根本就是喊出来的,三娘整个人先是一呆,接着慢慢便回魂了。

  “我……我知道了。”三娘点了点头。

  那边崔夫人听他们高声喧哗,只当是三娘胆小的样子惹得二娘不痛快了,忙扭头叫了她们过去:“莫要愣着,二娘你速速安排去看家中各处水井,将什么缸盆桶勺的全拿出来,盛上水预备着。后头靠火来处方向的,但凡有柴禾、米粮、布匹或易引燃物件堆着的,由刘、赵二位管事督着,着小厮们移到后面的地方去。三娘你带上晚秋、娇红,回自己房中收拾细软东西搬来这边!”

  “母亲……”

  “还叫什么母亲,快去啊。”崔夫人催促道。

  “是。”二娘领命,转身招呼婢女嬷嬷们,一大队人从园中一涌而出,两位管事也带人开拔。三娘亦不敢再愣着,领了晚秋、娇红并小枣奔回自己院子里,一顿收拾不提。

  至四更时候,家中收拾已毕,家人个个警醒、严阵以待。原本听外头传来的消息,似是火势已缓,可不料之后又转而说不好了,火怕是灭不了了。崔夫人听不到准数,难做决断,再看外头天都烧红了半个,真真是心惊肉跳又进退不得。

  就这么生生熬了两个时辰,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来,雨势极滂沱。

  此时崔夫人都已下令将所有靠院墙的树木都砍去了,如今得了这雨,实在恰如绝处逢生一般。不消一刻钟,外头就来报了,说是火开始灭了,应当是烧不过来了。

  闻言崔夫人真是差点跌倒,几乎就要喜极而泣。二娘则是极稳得住的那种,是以无甚大反应。而三娘得知火势已止,绷了一夜的神算是松了些,可心里却又突然一阵空荡荡,顿时人都有些呆呆的了。

  待到天明,韩老爷终于回来了,身上衣袍具污,鬓边都被烧焦了一丛发,但好在人平安无事。崔夫人连忙伺候他洗漱,给他备办饭菜。二娘三娘也忙累了一夜,于是被崔夫人叫过来一同开饭。

  后听父母在饭桌上的议论,三娘才得知这次大火烧掉了永福巷并后头南关巷中三四百间的房子,县民死伤虽然不算太多,但流离失所、家财尽失者却甚众。

  “哦,对了。”突然韩老爷转向三娘,如此说道:“天宫观那边,我已带人去寻过了,翻遍灰烬也未找到什么,想来玉山老道和你那师父早带人走了。”

  “……走了?”三娘抬头,有些困惑地望着自己父亲。

  “恩。走了。他们本就是活神仙,自然是说走就走的。”

  “……那为什么要着了火才走……”

  “人家有人家的道理。他们那种人的事情我们寻常人是搀和不了的。”

  三娘不懂这是什么道理,可既父亲这么说了,想必就是真的了。不再多说什么,她默默吃完碗中饭,辞了父母回自己院子里洗漱休息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