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冕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日冕文学 > 重生:我的80年代 > 第98章 让老王高兴飞起的点子

第98章 让老王高兴飞起的点子


第98章 让老王高兴飞起的点子

晨光熹微,朝暾初露。

老李家篱笆院内,聚满男女老少的大队社员。

话说回来,社员这个称谓,再过两年就要淹没在历史中,人民公社退出舞台,各地设置管理区,上级单位为乡。

大伙格外关注李建昆的学业、大学生的点点滴滴,以及首都的一物一景儿。

他们多半人其实也明白,心心念念去首都看看的梦想,这辈子恐怕很难实现。

现在有这个机会,听听好歹也算过个瘾。

耳边充斥着回答不完的问题,李建昆说得口吐白沫,但还是极力满足大伙的渴望。

这节奏已持续整整三天。

今儿人还少些,不少人看出来,把孩子累得够呛,回家都没喘口气。

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云裳都是过二十的大姑娘,如今家里日子也好过,该说婆家了。

有钱,你才能不畏惧生活,不用紧绷着根弦,生怕家里老人害病,怕小孩读不上好学校,怕妻子踌躇许久,问你要个东西,却无法满足而带来的失落……

豁!

你听听这词儿,农民企业家!

“知道倒都知道,就那么一亩三分地,有些熟,有些初次照面。”

“干啥?”王秉权不解。

所幸小猴子铺垫蛮深,要求不高,想要一只粉红色发卡。

当老李家土胚房里飘出米香,大伙纷纷告辞,一位大娘不忘朝屋檐下提醒一嘴:

“裳儿啊,上回跟你说的那后生,催着想登门看看,我跟你妈也说过,这两天我可领来了,到时你也打扮打扮。”

旁人现在只知道他们有钱,却不明白他们背后付出了什么。

王大娘真是的,这事好当着这么多人面嚷嚷的?

有些说法。

不仅如此,开年返京前,他还得跟老母亲好好说道说道,跟李贵飞约法三章,二姐的婚事没他点头,绝不成!

王秉权先是一愣,继而眼神明亮,忙问:“干啥的书?”

“好!好!好!”

计划生育过两年就要出台,提倡晚婚晚育。

他现在可真不叫有钱,全身家当也就二百来块,过年走亲访友,花销都不一定够。

见面少不了一阵寒暄,老王指挥小王泡茶,又摸出大红鹰递给李建昆一根。

“王叔你看哈,现在国家搞开放,你们这些人算是翻了个身,问题是群众思想还没转过弯,相信你们心里也不舒坦,县里也发愁……”

李建昆在她脸上捏捏,明白她要表达什么,这年头在农村,哪怕是小孩,都不怎么过生日,但十岁生日不同。

如今在京城还没个好窝,最迟下年回来,他就带二姐去首都,省得搁家里,见天这个惦记那个惦记,还得给李贵飞洗臭衣裳。

还不是双赢格局。

彪子三天前,搁家待一宿,翌日一早便颠回城关,厂里还未放假。

这事他不同意。

“来建昆,再抽一根。”

李建昆笑呵呵说:“王叔,你能给我写个单子么,就那些人,叫啥,哪一片的。”

李云梦小嘴撅得老高。

原本还乐得看热闹的李云裳,唰一下红了脸,头埋得整一鸵鸟。

李建昆一拍脑门,是谁给这孩子瞎灌输理念?

左右一瞅,没见李贵飞那厮。

这回王秉权不仅上烟,还给点火。

还没走远的社员们,皆是乐呵呵笑两声,倒没人觉得有啥。

三方有利!

哟哟!

李云梦凑过来,吊着李建昆大腿。

李云梦眼珠子骨碌碌转着,道:“我过十岁生日你不在家,我都十岁了!”

李云梦计谋得逞,在他脸上吧啦一口。

只有财富自由,你才有资格去追寻那些最初的美好。

那李老师就要给他普及一下这个生意的理念了。

李建昆寻遍西单特意挑的,软包塑料盒,盒面上有幅哪吒闹海,晃动着从不同角度看去,还能产生变化。

唠了小半个钟,李建昆适时转入正题,道:“王叔,那天跟你一起开会的人,你都认识不?”

搞钱人,冲!——

一路腿着,来到石头矶。

“伱就给我带个铅笔盒。”

“我知道二哥你最有钱了……”

“没事!要多少我支持,我赞助!”

没好事,舌头不捋直,学会撒娇了。

女大十八变,美人胚子渐渐显露。

大早上喝排骨汤,这小日子过的。

创业这件事简单吗?在过去那种大环境下?

他热切询问,忽想到什么,又道:“出书肯定要花钱吧?”

某种程度上来说,在后面浮华的社会,钱,即代表安全感,代表幸福。

没有标牌的办公室里,见到了黑旋风王秉权同志。

“二锅!”

“咋了?”

奈何走到外面却不被人待见,即便是在镇上,也不乏人在背后戳脊梁骨。

“可是,可是……”

到那时,二姐不过才22,一点不大,如花似玉!

王秉权激动得手都抖了。

李建昆脸不红心不跳,大义凛然道。

“让民众对你们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,我相信书出来后,大家思想观念会有一定转变的,你们的社会地位也会因此提高。”

“呃…多少要点,印刷啥的也需要成本。”

无论家境如何,总要摆两桌,请亲朋好友过来聚聚,热闹一番。

小屁孩都知道爱美了。

腊月年近,也挡不住他搞钱的劲头。

<div class="contentadv"> 没办法,作为一个后来人,他太明白钱的重要性。

“出书?”

弄得小王很不得劲,咋不发一根给我?

不拿亲崽儿,当社会人儿是不?真说起来,建昆才是个学生!

说出来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。

“嘿,你这孩子,那铅笔盒可俏皮呢。”

啧啧!

“打扮个毛!”李建昆小声嘟囔。

或许有些爱屋及乌的成份,但他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:周围十里八乡,没一个吊毛配得上他姐!

“但在我看来,甭管你们这些人过去怎么样,就创业这件事来讲,能把事业干成,谁没吃过大苦头?”

“所以我想出本书,山河肯定跟你讲过,我是学经济的,这件事我觉得责无旁贷!”

王秉权兴奋异常,鼓起巴掌。

“行吧,二哥给你补个生日礼物,你想要啥?”

糟心!

“叭!”

这孩子懂我呀!

嗯,温润温润的,舒坦。

放这年头妥妥的黑科技!

李建昆把她抱到腿上坐着,一年不见,长高不少,白了些,头发也没那么黄。

来到小王家,李兰阿姨好一阵热情,李建昆被生逼着,干掉一碗排骨汤。

李建昆拽着小王来到向阳修造厂,他寻思的空手套白狼的点子,正是基于这个社会现状冒出来的。

可不吗?

这话说到王秉权心坎里。

这主意可太棒了!

“建昆,这事需要我干点啥吗?”

他也不说啥,有他在这事成不了。

“响应国家号召啊,一本介绍本县,像你们这些农民企业家,艰辛创业史的书……”

本来还打算买身衣裳,考虑到小孩一天一个个儿,未必合身,也便作罢。

吃罢早饭,李建昆打声招呼,说去镇上小王家,颠了。

你看,说什么来着?

人得感激不尽。

这还是第一茬韭菜……呸!第一个利润点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